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路透社这样翻译“神舟”,为什么?

  • 2023-05-31 13:38:02 来源:外宣微记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各路外媒的报道中,英国路透社与美国彭博社不约而同地给“Shenzhou-16”补充了一句备注:


(资料图片)

The spacecraft, Shenzhou-16, or "Divine Vessel",...(Reuters)

In the latest iteration of Shenzhou, which means “Divine Craft,” ...(Bloomberg)

中国航天项目的命名,常常借用传统文化符号。古人把银河称为“天河”,“神舟”既与“神州(Divine Land)”谐音,又承载着天河行舟的梦想。

路透社等外媒在报道神舟系列飞船时,常常补上“Divine Vessel/Ship/Craft”,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目的是给文字增加一点“clarity(清晰)”,即,让一般英文读者稍微感知中国载人飞船名字中的文化内涵。

同样的逻辑,路透社提到“天和”核心舱时也习惯浅浅地补充一句:

Tianhe, "Harmony of the Heavens", ...

在拼音“Shenzhou”“Tianhe”后面补充英文直译并非必须,但也绝非画蛇添足,对富含传统文化内涵的航天项目名称不做任何英文阐释,未免有些可惜。广大英文读者单从拼音中其实丝毫领略不到文化符号蕴含的魅力。

外媒在报道中不吝笔墨给“Shenzhou”“Tianhe”作注,正是受众意识的体现。对路透社等英文大众媒体而言,“受众”的主体不是汉学家,也不是密切关注中国航天的外国同行,而是广大一般英文读者。

在对外传播实践中,拼音有其用武之地,但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有时候,一“拼”了之,自己人爽了,真正的受众懵了。若要兼顾中国文化的“符号性”与“传播性”,在对外报道中不妨学习路透社与彭博社的表达方法,拼音之外,该阐释的时候莫要吝啬键盘。这算一条“中庸”之道。唯其中庸,方能行稳致远。

标签:

推荐阅读

​路透社这样翻译“神舟”,为什么?

出品|外宣微记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天要闻:东莞长安镇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俊伟通讯员长安宣5月30日,东莞市长安镇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给学...

第五人格深渊的呼唤Ⅵ全球总决赛 第一场 Gr vs FPX.ZQ第二局

求生者FPX ZQ战队——Ban:渔女Pick:FPX ZQ_Maom古董商FPX ZQ_Drop玩具商FPX ZQ_SanS牛仔FPX ZQ_Libao大副

天天快播:湖南茶陵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

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主题)初夏,杨梅缀青枝。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

​石家庄市气象台11时发布全市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全球要闻

石家庄市气象台5月31日11时发布全市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今天下午:阴有分散雷阵雨或阵雨;风向风速:偏南风3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房产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