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推出为澳门居民提供全省范围内养老年审、参保证明打印等首批22项“跨境全省通办”业务;全国率先在香港设立“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香港服务点”,打造大湾区人社服务门户……过去的2021年,在省人社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人社系统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有2项、16项工作分别在全国、全省领先或首创,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这一年,我市人社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治欠保支工作成效明显,就业创业工作多点开花,人才引育工作亮点纷呈,书写了一张充满温度的民生答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
在2022年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全市人社系统凝聚共识,将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以市委“1+6+3”工作部署为引领,对标对表省“1+1+7”人社规划,全力实施“五大品牌计划”,助力营造人社领域“能者上、贤者至、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一流环境,以冲天干劲推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扛起人社新担当。
A党建引领服务大局
人社服务保障提质扩面
去年4月在澳门举行的人社自助服务跨境全省通办平台发布仪式上,一位澳门市民领到了江门市人社局发出的首张跨境自助打印的个人参保证明,标志着我市在全国率先迈出了人社自助服务“跨境全省通办”第一步,以谋好一域助力全局的侨都担当,深化与港澳民生领域融合。
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就是人社事业创新发展的切入点。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心怀“国之大者”,感恩自强奋进,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围绕“侨”这一江门最大特色,市人社局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服务中心大局,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进港澳跨境政务服务便利化,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的向心力。
除了实现在我市就业营商居住就读的港澳台居民与本地市民执行同等社会保险政策、依法享受同等社保待遇以外,去年市人社局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社融合服务工程,通过创新建立“国家—省—市”三级数据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人社“跨境全省通办”自助服务,并率先在香港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香港服务点”,让港澳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办理江门乃至广东省范围内高频人社业务,成功把“在线办、跨境办、自助办、全省办”的大湾区人社服务新模式覆盖至港澳地区。截至目前,我市已在港澳地区设立社会保险自助服务点共32个,提供社保经办服务1700多人次。
百姓殷切期盼的领域,就是人社事业稳步发展的着力点。
作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去年市人社局党委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高质量完成10件江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和40件江门市“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设立社保卡一窗通办便民服务点,我市在全省率先提供社保卡申领、生活费用扣缴等“一窗式”服务,并推出社保卡上门即时制发卡服务。
此前,香港居民Amy在我市工作已满6年,受疫情影响,其就职的商户于2021年12月结业,Amy也陷入失业的困境。幸好,根据之前的参保情况,她此次可领取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和最长6个月的求职补贴,从今年1月起每月大约可领取1800多元的失业待遇。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途中,一个都不掉队。
过去一年,市人社局坚持补齐短板、兜牢底线,推动人社服务保障提质扩面,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在疫情背景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持续延长实施,全年累计为全市用人单位减负5.3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实施提标发放和“免申即享”发放,为6万多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资金0.34亿元,政策覆盖率100%;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平稳过渡至14%。同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达2318元/月,比2020年人均增加104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200元/月。
2021年,我市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提高至87.67万元,建成了全省首家移动工伤预防VR智慧基地(研究基地),在全省率先开发“工伤事故报备”微信小程序,并试点将工伤保险服务窗口前移到医院前台。为推动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我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地市之一,推出“区块链+电子劳动合同”应用服务,在全省率先创建4家基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着力提升劳动争议纠纷化解效能,全年为4525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等8245.38万元。
B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就业有岗位创业有“舞台”
早餐出品油条豆浆,午餐提供丰富的自选快餐,夜晚经营台山特色五味鹅、黄鳝饭……在台山市赤溪镇铜鼓村,“粤菜师傅”吴广贤开设的当地第一家“彩虹计划”创业餐饮店,因品类齐全而生意红火。创业的成功,得益于他参加了免费的“粤菜师傅”培训。“通过培训,我掌握了许多家乡特色美食的烹饪技巧,餐厅每月至少有上万元的营业收入。”吴广贤说。
就业创业,一头牵着百姓生计,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在日趋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市人社局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1年,我市“促进就业九条”政策更新至3.0版本,对准涉农、小微、民营企业,加强定向降准及资金支持。同时,进一步鼓励创业创新,对落地江门的“乐业五邑”创业创新大赛团队组金、银、铜奖项目,按企业组的奖金差额给予补贴。以更大力度推广“乐业五邑贷”,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将贷款公示时间缩短为3天。
据统计,去年我市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共1.12亿元;发放184笔创业担保贷款3.13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
依托“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整体推进,我市就业创业环境不断向好,载体持续增加,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累计扶持粤菜师傅“彩虹计划”餐饮创业开店70家,高标准建设了广东厨艺技工学校“粤菜师傅”培养示范基地及新会技师学院陈皮研发中心。
同时,在全省首推“技能培训超市”平台和“南粤家政”信息化平台,建成全省首家“南粤家政”产业园,建成18个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全方位促进家政产业提质扩容,不断推动家政行业标准化、职业化、品牌化发展。开展“南粤家政”社区行和乡村行活动,服务居民1.5万人次。全市2家企业被评为“2021年度‘南粤家政’省级家政服务诚信示范企业”。
在第九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我市选手荣获2个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江门市技师学院被大赛组委会授予“冠军选手单位”荣誉称号。在2021年省“众创杯”中,我市参赛项目获得2金3银3铜的历史最好成绩,有2个项目在广东卫视“众创英雄会”电视节目中得到展示。此外,我市还组建全省首个农村电商发展共同体,开展全国首个“连锁经营管理师”试点项目,建成全市首家农村电商培训和创业就业基地,新建2家农村电商产业园,扶持建设120家基层示范站,在全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47585人,同比增长3.57%,失业再就业人数29667人;去年12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5%,控制在3%以内。
C引育并重爱才惜才
助推“人才倍增”工程深入实施
“近年来江门对人才非常重视,人才绿卡的设立,服务到了人才的心坎里,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去年江门市首届“520”人才节开幕式上,江门人才绿卡正式发布,作为在江门工作的外地人,江门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吴芳有感而发。
当前,江门正面临“双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绿卡主要聚焦居住在我市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围绕医疗健康、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安居保障、创新创业、政务服务、生活消费等版块推行个性化、梯度化、差异化服务,为人才干事创业生活提供便利,提升城市吸引力。
类似的举措还有很多。聚焦“人才倍增”工程,2021年市人社局实施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举办首次产业工程师暨博士博士后人才揭榜创新赛,连续三年承办广东“众创”博士博士后创新赛等,让博士博士后人才汇聚江门、了解江门;加大港澳青年来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将港澳青年纳入创业担保贷款重点扶持对象范围,对参加“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人员,按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助;针对高校人才“引留”,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青苗成长”计划,推动“三支一扶”覆盖各县(市、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实现多渠道就业。
经过近一年的布局建设,今年2月23日,江门市(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正式揭牌启用,能够为国际人才、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补贴申领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实现人才服务“一站式、一窗式、一网式”办结,构建起全方位、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实现“人才倍增”,除了“引”,还要“育”。
2021年,我市率先发出全省首张职业培训合格证,累计发放职业培训券2.3万张,服务1876家次企业,成为全省首个双超100%完成国家、省下达任务的地市。江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考核排名第一获评首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首次突破6.5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50%。江门市中家职业培训学校被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
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我市农业从业人员众多。去年,广东省发布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我市被选为全省首个试点城市,率先开展乡村工匠职称评价工作。截至目前,江门已经评定乡村工匠职称1071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正高级7人、副高级23人)、中级职称332人、初级职称709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能,乡村工匠职称评价的“江门样板”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为贯彻落实“工业立市”“人才强市”战略,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配置中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市人社局还结合企业需求,选定包括全市产值100强、外贸出口100强、纳税贡献50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在内的3100多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申报、上门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紧缺岗位需求和对政府人才引育工作的建议意见等,通过开展专项调研,编制形成《江门市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目录》,更有针对性地为我市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助推“人才倍增”工程深入实施。
D品牌引领开拓创新
谱写侨都人社事业新篇章
“国之大者”,关乎长远。唯民为先,冀望未来。
在推动共同富裕道路上,今年市人社局将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五大品牌计划”的引领效应,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全市就业饭碗越端越稳、技能品牌越擦越亮、社保底线越筑越牢、劳动关系越来越好,谱写侨都人社事业新篇章,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人社贡献、彰显人社担当。
——着力提升“红色加速度”品牌,以更大决心助力江门营造“能者上”干事环境。服务“党的建设”工作部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促进党建业务双融合双提升,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人社总纲,全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干净干事、充满活力”的人社铁军。
——着力擦亮“智汇江门”品牌,以更新思维助力江门营造“贤者至”人才环境。全面服务“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聚焦市委“建设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开展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高校毕业生“引留”行动、博士博士后汇聚计划、乡村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覆盖面,优化人才服务,全力构筑侨都人才集聚新高地。
——着力打造“敬业江门”品牌,以更实举措助力江门营造“近者悦”发展环境。全面服务“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聚焦市委“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工作部署,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园区技校”项目,实施“双元制”技工教育新模式,搭建公共技能培训服务平台,深化技能人才港澳国际化培训评价合作,深入推进就业服务升级行动,建立园区劳动争议调解服务平台,为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着力打响“乐业五邑”品牌,以更大诚意助力江门营造“远者来”就业环境。全面服务“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聚焦市委“建设‘四大国家平台’”工作部署,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优质孵化平台,实施港澳青年到江门就业创业“一十百千万”计划,深入推进人力资源保障行动,深化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港澳服务点建设,努力打造全球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就业创业首选地。
——着力创建“温暖人社”品牌,以更高标准助力江门营造“居者安”生活环境。全面服务“区域协调”“宜居城乡”“法治江门”工作部署,聚焦市委“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家园”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高标准承办第二届全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持续提升社会保险待遇,平稳推进各项社保专项行动,全力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增强基层化解矛盾保障能力,加强“法治人社”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张茂盛文/图梁佳欣张文宝)
九江新闻网讯(胡凯)10月28日,全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暨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市商务局会议...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沈明杰)日前,记者从市整治办获悉,今年以来,共青城市以服务群众为...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沈明杰)今年以来,修水县实施以“一深化三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美丽...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见习记者 胡依倩 文/摄)江水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九江与芜湖...
九江新闻网讯(胡懿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程静)记者从市防指获悉,鉴于当前抗旱形势,根据《九江市防汛...